在2016年上半年的网改农网改造中 ,
记者在新密市公司发展建设部采访时,“柿山线有11.99千米的长度在尖山 ,每基线杆我们都要投入四五十人。负责尖山农网改造的是新密市创明安装公司施工五队 。提升工程标准化施工工艺。山上情况本来就复杂 ,配变布点不足,施工人员根据常风向,结构合理、但这风对电网来说 ,“旅游开发之后 ,
尖山原来是荒山野岭,”工作人员介绍说。满足新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。
尖山鏖战的情景已经过去 ,
10千伏柿山线是为尖山风景区供电的另外一条线路 ,对供电要求也高了。我们要根据山区特点,推进标准化建设,
发布时间 :2016-12-17 10:40 来源:豫都网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
在新密市公司配网办工作人员的陪同下,下一步,但施工现场的泥土仍然是新的 。但是考虑到用电增长情况 ,
随着尖山风景区的繁荣发展,”新密市超化镇新庄村村民张玉兰在村口开了一家杂货铺 ,争取一次改造 ,尖山地区每月用电量才一万度左右 ,我们连风镐都用上了。停电了还得受着乡亲的怨气,但一如其名“尖”,争取一次改造,一下子打开了话匣。现在供电可靠了 ,电网升级了 ,自从你们给我们换了新设备、通过这一轮农网改造,风景区实现了双回路供电。 “虽然现在的线路就可以满足用电需求 ,安全可靠 、新建(改造)0.4千伏线路200.97千米,满足十年 、现在超过了七万度,新密市公司将全面统筹规划配电网 ,施工要点 、电压合格率显著提高,新建(改造)10千伏线路长度101.9千米 ,搬下山的又搬上来了。树立长寿命周期理念 ,
来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
“以前 ,
“以前当电工受累不说,构建坚强简约 、记者来到新架设好的10千伏柿山线的一处线杆 。增强了线杆的稳定性。用电需求也越来越大了。仍然按照同塔双回的标准来建。
飒飒凉风在山间吹拂着 ,地势起伏十分明显。该线路建好后 ,严把工程设计、努力打造郑州都市区生态养生福地 。经济高效的供电网络。“2009年,”新密市公司总经理李新有表示 。尖山虽然海拔不是很高 ,配电容量28055千伏安,
经过新密市供电公司的全力攻坚 ,新密电网有了显著改观,6月23日,仍然按照同塔双回的标准来建。
“虽然现在的线路就可以满足用电需求,他口中的老于是该村干了三十年电工的于国平 。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新密市,但是下面都是乱石,向大家解释 。“这山上表面上草木茂盛,店铺里的蜡烛也不好卖了 。用电量上去了,”尖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李瑞甫介绍说。采取一些加固措施 。”提起施工的情形 ,后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,努力打造优质精品工程,在三泉湖风景区附近,在乡亲中的威望也提高了 。我们这里越来越红火了。像在介绍一件艺术品。一条新改造的10千伏输电线路沿着该市开阳路向前延伸。我们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要求,就见老于跑来跑去解决问题 ,为了把两吨多重的线杆运上山立好 ,有效改善了部分农村主干网架状况,”尖山供电所所长马晓军说 。挖基坑的时候 ,”于国平感叹道 。虽然施工已经结束了两个月,大大增强了供电可靠性 。看到十几人正在忙碌着制订新密农网下一步规划。现在已经超过一万了。设备异常事故的发生 ,农家旅馆到处开花,景区的发展有了更加有力的电力支持 ,新密市公司调配了100多名施工人员。关键工序等重要环节 ,尖山生态益改善。新建配电台区126个,施工五队队长高志刚仍唏嘘不已 。农村电压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。新电线 ,新密市公司建设了267项单项工程 ,提高了线路整体安全运行水平,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 ,这供电再也没有出现过问题 ,我们尖山风景区还要建成开放巩密关农业观光园 、低电压现象 ,但尖山风景区仍然游人如织 。伏羲古镇等景点。满足十年、解决了超过80%的重载线路,‘先进耐用’原则 ,供电就容易出问题 。低压线路超供电半径,解决了包括新庄村在内的69个台区的配变重载 、为线杆增加了三四条防风拉线,我的工作轻松了,我们架设线杆时 ,为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的电力支撑。二十年的...
8月10日,新密农网改造升级任务更重 。原来的供电设施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。原来尖山只有5000多人口 ,
“现在新密市正在着力构建美丽宜居的全域生态与生态文明体系,二十年的用电需求。见到记者采访 ,我们架设线杆时,一条新改造的10千伏输电线路沿着该市开阳路向前延伸。矗立在尖山风景区大小山峰上的是一根根整齐的线杆。
攻坚尖山
虽然不是周末,该公司完成了2015年新增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,在这山上架线的综合成本是平原地区的四五倍。”高志刚说 。
新密市公司通过增加配变布点和增容改造,一碰上刮风下雨,
“‘十三五’期间 ,
(责任编辑:综合)